深圳新闻网2023年8月2日讯(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闻坤)深圳经济上半年“成绩单”中,科技创新不仅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深圳经济长期向好、稳健发展的关键动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数据显示,1-5月,PCT国际专利申请量5751件,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全市专利授权量万件,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产业方面,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战新产业快速发展,挑起工业经济大梁,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激发创新主体澎湃新动能,不断向创新链价值链高端迈进。目前,以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深圳着力强基础、增优势、创平台、聚人才,进一步增强核心引擎功能,创新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增长
带火上下游产业链
数据显示,上半年,深圳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量分别增长%、%。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迅猛,带火上下游产业链共享盛宴。7月26日,主营车载电源产品的深圳威迈斯在科创板挂牌上市,成为新能源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的又一标志。
成立于2005年的威迈斯,其车载电源集成产品在功率密度、重量、体积、成本控制等核心指标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是车载电源龙头企业之一。目前,威迈斯已成为小鹏、理想、合众新能源、零跑等造车新势力以及上汽、吉利、奇瑞、长安等车企的核心供应商。
赛道领跑优势离不开威迈斯持续技术研发与创新。据威迈斯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拥有300多项授权专利,积累了16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拓展核心技术的应用领域,形成“需求—研发—科技成果”的转化模式。今年1月,威迈斯入选第一批深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创新推动业绩快速增长,预计公司1-6月营收亿元,同比增长%。
以硬核实力领跑新能源细分行业,威迈斯成为深圳的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6月发布的《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显示,深圳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城市、位列榜首。
在上榜的城市中,深圳优势明显。深圳是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总部所在地,这里吸引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大量企业集聚。作为最早布局新能源产业的城市之一,深圳在占据先发优势的基础上,将新能源作为“20+8”重点产业培育,加快打造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高地。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质”“量”实现双提升
作为科技型企业的优秀代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近年来,深圳大力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企数量超过万家,实现“质”“量”的双提升,龙头企业和行业冠军不断涌现。从技术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等层面带动整个产业结构升级和行业竞争力提升,进一步夯实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一面旗帜的坚实基础。
以迈瑞医疗为例,持续研发高投入、坚持自主创新,迈瑞医疗已逐步走向技术深水区,公司一直保持20%以上的高质量增长态势。目前,公司的部分产品如监护仪、麻醉机、血球已经步入全球引领者阶段。
“迈瑞医疗要开始主导下一代产品的研发方向,探索技术无人区,挖掘临床还未被满足的需求。”迈瑞医疗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半年,迈瑞医疗加速技术创新,持续丰富三大产线产品,探索“三瑞”智慧生态系统临床应用,拓宽公司能力边界,实现高端突破。迈瑞医疗还重点培育包括微创外科、动物医疗、AED等种子业务,同时积极探索分子诊断等新兴赛道。
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表示,目前,迈瑞医疗在全球医疗器械行业领域已经实现从追随者到挑战者身份的转变,未来的发展目标是用5-10年进入全球前二十,用更长的时间进入全球前十。
市科创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做好高企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核拨资助两批企业超万余家。持续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四个一”行动,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超万家。
深圳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建立细分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库,完善高成长性企业培育机制,推进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动能稳步增强。
2023年上半年,深圳高新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出口总额亿元,同比增长%。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
彰显创新之城科创硬实力
一般来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衡量一个城市或地区科创实力的重要指标。
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全国排在前列,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更是常年稳居全国城市首位。
数据显示,1-5月,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5751件,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全市专利授权量万件,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截至5月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万件,同比增长%;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件,约为全国平均水平(件)倍。
深圳PCT国际专利的领先地位,不仅直接反映创新之城的科创硬实力和创新意识,也进一步强化深圳在全球创新版图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市科创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将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技术、资金、数据、空间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通产业链各个环节,实施产学研协同、上下游联合攻关。在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医疗器械、人工智能、合成生物、集成电路、工业软件、低空经济、医药等领域发力,推动四链深度融合,让科技资源更加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焦重点任务、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提高资源配置效益。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18 华中it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